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67章 《杯中窥人》 (第2/2页)
拿起纸笔,看了眼杯子,边回忆,边开始写了起来。 杯中窥人! 林立首先写下了这四个大字。 所有人都为之一颤,好题目啊! 高度凝练,立意深远。 显然告诉大家,他写的不是小小的杯子,而是人! 就冲这个题目,林立就赢了一半了! 【哇靠,好题目!】 【稳了,不用写了!】 【扯淡呢,杯子里窥个什么人,看得清吗,一个个就吹了。】 【你小学生吧,这题目不能理解?】 【林立显然把章成那题目由现象深入本质,探讨人性了,确实一下子拔高了很多。】 【接着往下看吧,题目取的好不一定有内容,要内容写得好才行,现在吹还是太早了。】 ………… 现场所有的人都看着黑板之上,就连汤俊也看得很认真,似乎忘记了自己刚才的难堪。 林立继续写道: 我想到的是人性,尤其是华夏的民族劣根性。前人阐之未尽。我有我的看法。 第一段落笔。 现场的人们看了之后纷纷点头,这一段话,写出了这篇作文要写什么了,那就是民族劣根性! 【哇,林立很敢啊,在这讨论民族劣根性!】 【忽然感觉热血澎湃啊!】 【有点看头,看后面吧,不要只是说大话。】 ………… 很久之前,林立就抽中了这篇作文,时间稍稍有点久,他需要稍稍回忆下。 好在他记忆力现在很好,不会遗忘。 林立看着杯子里的纸张,边回忆边写下: 南宋《三字经》有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纸团,可以严谨地律己;接触社会这水,哪怕是清水,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,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,渐渐被浸润透。思想便向列子靠近。 ………… 【引经据典,厉害!】 【观察细致,比喻的当。】 【我读书少,我就会说两个字,挖槽!】 阿玉直播间的网友们瞬间都变身成了语文老师,开始了点评。 ………… 林立写了两段后,继续看了看杯子,回忆了一会,就又写下了一段: 写到这里,那纸团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,撑足了杯子。 接触久了,不免展露无遗。 我又想到华夏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。 作为一个华夏人,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。 一个人起先再狂傲,也要慢慢变谦虚。 钱北海起初够傲,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、叶公超,被贬成“太笨”和“太懒”。可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,也算是被水浸透了。 李襄尚好,庆国皇帝磨不平他,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,对亲朋好友也照戮不误,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,他就照照镜子,但华夏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? ……………… 这一大段,原本里面的钱钟书、李敖他也不知道是谁,不过这个世界也自然有狂人,林立就用了他们来代替了。 林立越写越顺,写的快了起来,字迹也更飘逸。 【林立之字,很见功底,洒脱灵动,字如其人。】 【字字珠玑,引人深思!】 【写的很妙,读之起来,精神倍爽!】 【你们够了,要我来说!】 ……………… 直播里的网友们都开始了四字点评,读起来,很是搞笑。 林立写完这些,甩了甩手,继续写道: 华夏看不起说大话的人。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,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,碰上正常的脚就称“大脚”;中国人说惯了“小话”,碰上正常的话,理所当然就叫“大话”了。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,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。 ……………… 林立深吸了口气,看了看讲台上的杯子,又看了看旁边的章成和汤俊两人。 这两人此时紧紧依偎在一起,脸色十分精彩。 林立笑了笑,又写了起来: 写到这里,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。 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——犯罪。米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,我也读过大量批评、赞扬米国的书,对米国印象不佳;但有一点值得肯定,一个米国孩子再有钱,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。 ………… 【我勒个去,林立牛掰!】 【哈哈哈哈,最后一句,无言以对!】 【反思社会,值得鼓励!】 ………… 林立看着自己写了这么多字,长吁了口气,重重地写下了最后一句: 写到这里,猛然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。 现场和直播的所有人看到最后这一句,仿佛自己的心也一下子沉底了。 大家都看向讲台上的杯子,那里面的纸此时也正好沉入杯底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