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起源探秘 第128节 (第2/3页)
摇头,柏正明笑着给我们讲解起来。 舜帝时期,黄河再次泛滥,对于当时来说,由于工具以及能力的限制,所以人类对于这种洪水几乎是没有什么防御能力。 舜帝可以说是眼光相当好的一个帝王,他立即选定了鲧作为治水之人。这个选择可以说没有什么错误,鲧在接到任务后风餐露宿,四处测量,可以说是费尽心血。 但当时的洪水确实太大了,根本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平定,鲧四处抗洪,但收效甚微,可以说完全没有用处。但他在抗洪的同时,得到了一个情报——息壤。 息壤简直就是抗洪的利器,传说这东西遇水则长,水涨一尺,息壤就涨一尺。总之是跟水而涨,可是这东西现在却不在凡间。而是在神仙那里。 那个时候的神仙就那么几个,而最出名的,就是伏羲和女娲。息壤当时正在女娲的手中。鲧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,估计当时他的内心经过无数的挣扎后,终于决定还是去偷息壤。 他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从山中城中拿出了息壤,将洪水拦住。为当时的人类解决了一个难题。而柏家也在这次的事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因为柏家是熟悉山中城的,他们跟着鲧一起完成了这个任务,同时,他们很有远见的先藏起了一部分息壤。 果然不出柏家的所料,在不久后,女娲发现了息壤被盗,于是派出了她的干将,火神祝融。祝融对鲧,一个神对一个人,这根本就没什么悬念,息壤被祝融收回,洪水再次降临了大地。 鲧被做为四凶之一被杀掉,说实在的,确实有些委屈,因为他确实对人类有所功劳,而且也还是个精心治水的人。 舜再次选定了禹做为治水之人,而柏家也准备将私藏着息壤交给禹,让他做为治水的东西。禹明白这个东西是鲧被杀之原,所以并没有接受,而是利用自己的方法治水。 当然,在这个时候,女娲已经开始帮助了禹,当然禹一边利用舜帝的资源,一边利用女娲的资源,两方合力,终于将洪水治理干净,从而成为了舜帝选定的人。 之后就是舜帝的流放,以及柏家的迁徙,当然这时的柏家将自己的秘宝带了出来,并且封印于舜帝墓不远的地方。 柏正明说:“我跟正钥当年也是到舜帝墓躲避战乱才意外的找到了那个地方。” 我问道:“那个地方在哪里?” 柏正明摇摇头说:“很难,当年我们是没有办法,要不然,我们绝不会进去,这也是我在出来事,再也没进去的原因。” 苏怡笑着说:“您老就放心吧,我们有办法的。” 柏正明看看我们,站了起来,然后说:“如果你们真得要进去,不过,你们一定要做好准备,里面有怪物。” 我点头说:“放心吧,我们会注意的。” 柏正明再次叹了口气,然后走到书柜前面,拿出一张纸来,递给我。我接过来看了一下,这基本上是一个地图,看得出来,已经画了很久了。 柏正明说:“这是我后来画的,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动过,本来是打算烧了,但又舍不得。现在交给你了,这也好。” 我再把图递给苏怡,她小心的收了起来。我们又聊了一会儿,这才离开。出了门后,我看到文龙向一边看了一眼,然后悄悄的对我说:“你们先走,我随后过来。” 我点点头,没有问为什么,文龙向着一边跑去,我们打了车回到旅店。苏怡拿出纸笔,把那幅地图又画在了另一个纸上,做了个备份。 过了一会儿,文龙回来,一进屋立即说道:“有问题,那个柏正明昨天夜里去见了另外的人,不知道是谁,但两个人谈了很久,我想应该不会是什么好事。” 苏怡说:“要不要换个旅店?” 文龙摇头说;“已经晚了,我想咱们肯定已经被盯上了,虽然现在没有发现那些人,现在我们无论怎么换,肯定不可能躲开他们。” 白雪明问道:“那怎么办啊?” 苏怡说:“要不要兵分两路?” 文龙再次摇头说:“不行,兵分两路,我们的力量比较分散,这也不是好办法。” 我想了想说:“回研究所。” 其他人一愣,苏怡说:“回研究所?干什么?” 我笑着说:“咱们这样想,就当柏正明有问题,他告诉了那个人,那个人现在只是盯着我们,但他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行动,肯定会现在开始准备,同时派人盯着我们。所以咱们先往研究所回去。让他们认为我们要回去